我院教师在安全领域顶级会议IEEE S&P 2025发表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25-07-10

近日,我院刘逸老师课题组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顶级会议46届安全与隐私研讨会IEEE S&P 2025发表题为Highly Efficient Actively Secure Two-Party Computation with One-Bit Advantage Bound”的研究论文。该成果由我院教师刘逸老师、赖俊祚教授、杨安家教授、翁健教授与香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完成,暨南大学为第一单位与通讯单位。

安全两方计算(Secure Two-Party Computation)是密码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可以让两个互不信任的参与者在保护各自输入隐私的情况下共同完成计算。虽然近年来相关技术进步明显,但主动安全(防御恶意攻击者)协议的效率依旧远不如被动安全(只防半诚实参与者)协议,一直以来是一个亟需突破的难题。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主动安全协议的执行效率,是当前研究的核心挑战之一。

该论文提出了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了新型安全模型:正式定义了“带一比特优势界的主动安全(active security with one-bit advantage bound)”这一概念。该模型通过渐进式计算结果揭露机制,将恶意对手可获得的信息严格限制在最多比诚实参与者多一比特的范围内,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单比特泄露协议在独立应用场景下的公平性问题;(2设计了高效协议:通过挖掘混淆电路标签结构的特点,创新设计出一种常数轮次、带一比特优势界的主动安全的高效两方计算协议,在保证高安全性的同时,其执行效率可与被动安全混淆电路协议媲美。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在局域网环境下的运行时间与被动安全协议几乎相同,例如在 SHA256 电路上的运行时间仅为对应最先进被动安全协议的1.033倍,同时每比特可验证输出揭露的通信开销低至80字节。

该研究为主动安全下的两方计算协议提供了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性的可行方案,不仅从理论上完善了安全模型,也为实际场景下的数据隐私保护提供了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凭借其高效和安全的特点,这项成果在联合数据分析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IEEE S&P 是全球计算机安全和隐私保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四大顶级会议之一,我院教师在此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我院在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方面的深厚实力和创新能力,是一流网安学院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


1. 协议运行时间


撰稿:刘 

初审:郭信江

终审:朱丽君